您的位置:首页 > 风格 >

让未来的屠呦呦们不再遗憾

2015-10-10 13:45:47 来源:

评论

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与另两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中国首位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的诞生,结束了一段有点尴尬的历史,也大长了国人的志气。但消息一出,各方人马也立即展开了大争论,许多长久存在的话题再度被激活,如中西医之争,如何评价“前三十年”的科技成就等等。其中的一项争议是,屠呦呦是一位“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的“三无”诺奖得主,这不禁让许多人质疑,中国的院士制度为什么不能做到“唯才是举”,屠呦呦为什么被拒之门外。

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屠呦呦,突然之间闯入了大众的视野,但其实,为她未能成为院士“鸣冤”的声音早已存在。比如在人民网2011年的一篇评论中,有人就表示屠呦呦性格过于直率,“不善交际”,不会逢迎,这是她落选院士的原因之一。但也有人指出,背后的原因可能更为复杂,比如屠呦呦在青蒿素方面获得的科研成果不是她一人之功,而是集体的结晶等等。这也使得此事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不过,屠呦呦本人显得非常豁达大度。

屠呦呦未获院士资格是一桩陈年旧案,因信息所限,我们也无法评判是非。而且,诺贝尔科学奖的颁发有其标准,即实际做出的科学贡献,而中国院士评选也有其标准,并不是说得到国际承认的人就非得是院士不可。古往今来没有多大名位却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比比皆是,屠呦呦本人也展现出了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只是社会公众对她表示了遗憾。而这一现象背后的关键原因是,中国院士制度引发社会质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公众这次的众声喧哗只是又找到了一个切入口,并再次提醒我们,院士制度存在的不足必须得到正视。

在理想的状态下,院士的评选应该以候选人在科学上的成就作为唯一标准,但毋庸讳言的是,中国的评选过程在很多时候已经异化为某种名利的角逐。有业内人士直言,候选人的社会地位、人际关系、运作能力都成了影响因素。以往的相关事例已经屡见不鲜。比如2013年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因腐败落马后,他就公然在庭审中称,自己的多次受贿都是为了参评中科院院士的“花钱”需要。张曙光曾于2007年和2009年两度参评中科院院士,他供认要筹钱来组织、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打点评审的关系。这起丑闻在当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造成院士制度公信力的危机。

有了张曙光事件所暴露的院士评选“猫腻”,这次屠呦呦获诺奖之后,人们更会打抱不平:是不是院士头衔很多落入了像张曙光这类人的囊中,而没有给予有真才实学者应得的荣誉和地位,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反应。近年来,另一些公认的优秀人士如施一公的落选,也引发了类似的质疑。如果院士评选的公正性与透明性得不到保证,就无法消弭这些质疑。

要保证院士评选的公正性,首先当然需要中科院等部门加强自律,遏制腐败和不正之风,严格遵守院士章程和程序进行评选,在必要时也需要纪检部门的介入和监督。此外,院士评选的程序本身是不是需要改革,也是一个问题。美国的院士评选有一个共识,程序必须保证,任何个人或者小团体不能对评选结果产生不良影响。美国的院士评选要由全体院士公开投票,而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分学部进行评选,这种做法更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更容易鼓励小团体的出现,导致评选结果受人情的影响,受官场风气的沾染。

不过,严格监督、改革院士竞选程序等,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要减少院士评选中的乱象,最根本的还是要切除院士评选背后的利益链条,将院士的角色还原为纯粹的科研工作者,将院士头衔还原为一种科学荣誉。当前院士的评选幕后隐藏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一人选为院士,不仅可为其本人带来福利和研究资金等方面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可能成为其所在学校与机构炫耀的金字招牌,带来对决策的影响权,从而可能带来科研经费等经济利益,也有助于学校和机构获得政府补贴。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院士竞选成为一种集体性的竞争行动,不是科研者相互之间竞争,而是不同的学校、科研机构动用组织资源来拉关系、拉选票。在大多数的西方发达国家,院士只是一种荣誉头衔,反映对科研贡献、学术能力的认可,并不附带经济或者政治权力。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式的“跑院士”之风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土壤。

科学是一个自洽的体系,有着自身内部独特的衡量标准,科学家的贡献应该由学术共同体来评判,如果科学和政治、资本过多纠结在一起,就会损害科学自身的独立性。发达国家的科学院大多实行自治,虽然有的也隶属于政府,并接受政府的拨款,但是在管理权上是独立的,内部管理也有专业的理事会进行,这些都是值得中国学习的。此外,中国或许也可考虑改变院士的终身制,实行院士退休制度,或者改为任期制。

院士评选乱象会影响整个科研界的士气。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最高层的科研体制都不能做到量才录用,唯才是举,基层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可想而知。而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提高科技和创新能力极为重要,关乎中国在世界上的科研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重中之重的大事。所以,中国需要通过科研体制的改革激发科研人员的活力,让未来的屠呦呦们没有遗憾,让那些真正为社会做贡献的科研人员脱颖而出,既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也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