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风格 >

如何破解景区门票的涨价怪圈

2015-09-14 17:09:56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评论

在中秋、国庆小长假临近之际,部分旅游景区纷纷开始以各种形式、各类名义提高门票价格,以期能在假日高峰期间多点盈利,引发了广大消费者的不满。有调查显示,在旅游景区调价中,不乏有门票价格“调整频繁”、“涨幅超标”等违规行为。

事实上,虽然国家发改委早在2007年就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但随着规定出台后,一些旅游景区在2008年前后就进行了价格调整,2012年前后又开始第二轮涨价。今年正逢“解禁年”,许多旅游景区正是选择这一时机将票价“依规而涨”。

由此可见,对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实行“三年内不得涨价”的硬性规定看似很好,但实际上存在不小隐患。许多旅游景区依照规定三年内不涨价,在三年期满后同时涨价,不得涨价成了涨价的最好理由。

如何才能破除“解禁必涨”的涨价怪圈?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价格、旅游主管部门开展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旨在进一步规范景区门票价格秩序,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旅游消费环境,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通知》提出,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在专项整治期间,各地原则上不出台新的上调景区门票价格方案。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景区,应严格执行价格政策,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擅自提高或变相提高门票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景区,现行价格明显偏高、社会反映强烈的,由价格主管部门开展成本调查,规范其价格行为,引导适当降价。

换而言之,即是“一年之内各地景区门票不得涨价”,并以一年为期整治全国各地景区门票乱涨价的现象。

对此,不少群众仍是忧心忡忡:一年后,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权遭“解禁”,门票价格会否反弹?新的规定是否会成为部分旅游景区涨价的新理由?全国各地景区门票价格的整治效果究竟能否达到预期?

从整体来看,我国许多地方的旅游景区门票仍存在着“水分十足”的现象。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有关部门缺乏对相关旅游景点的监督、监管,介入不及时;另一方面是旅游景区对自身定位有偏差,将重点放在盈利上,而非是资源共享。同时,不健全的门票增长机制则为门票价格的乱涨提供了便利通道,不够公开透明的门票定价监审程序成为对景区门票价格变相“注水”的工具。

为此,《通知》也提出了三方面措施来应对:

一是加强市场监管,采取集中检查、随机抽查、暗访等形式,及时发现、依法从严查处擅自提高门票价格、价外加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12358价格举报系统作用,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景区乱收费行为。

二是建立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门票价格水平惩戒联动机制,将门票价格政策执行情况及“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承诺作为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和复核的考核指标。

三是建立健全门票价格科学管理长效机制,各地政府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进一步规范门票价格管理的政策措施。

可以看到,相关部委对整治景区门票价格虚高、违规定价等行为怀着志在必行的决心。而能否使得一系列措施见到实效,一年之后不再反弹,是当前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加强监管、健全门票增长机制的同时,也不妨试着逐步改变景区对自身的定位,将旅游景区以门票作为重点盈利的模式,转为以景区自身服务来盈利的模式。即,通过市场化的调节,达到以资源共享为主,服务特色相辅的新模式。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