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内部人”把手伸向个人信息
2023-08-31 07:26:14 来源:工人日报
采取“撞库”方式盗取他人征信报告,非法办理手机号用于电信诈骗,查询并出售旅客航班行踪轨迹信息……
当前,个人信息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与此同时,公民隐私数据泄露问题突出,行业“内鬼”成为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主要源头。
信息如何被“内鬼”盗走?数据泄露后流向哪里?相关犯罪为何屡打不绝?日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通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审判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呼吁各方共同筑牢信息安全防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高度敏感信息被盗问题突出
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统计数据显示,在北京法院近五年审结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中,上述“高度敏感信息”在涉案公民个人信息类型中占比突出。近十分之一的案件涉及住宿信息、通信记录、交易信息等“敏感信息”,手机号码、身份证件号码则在各种信息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
在一起典型案例中,某航空公司员工秦某伙同某科技公司职员李某利用工作便利,非法获取包括明星在内的多人旅客航班信息后,向他人出售,导致众多不特定公民的行踪轨迹、身份证件等个人信息受到侵害。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出现过因高度敏感信息泄露而引发的恶性事件,不仅侵犯了个案被害人的权益,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安全感也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北京市高院副院长孙玲玲表示,对侵犯此类个人信息的犯罪案件应重点予以关注,严防造成次生风险。
在另一案例中,上下游两大犯罪团伙合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形成黑灰产业链条。
该案中,上游犯罪团伙非法获取并出售考生手机号、社交账号,下游犯罪团伙则向考生群发助考类诈骗信息,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致使考生遭受财产损失,影响了正常的招生及考试环境。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相关联。排除买卖、交换等中间环节,39.6%的涉案信息被用于违法甚至犯罪活动,如违规提取公积金或办理信用卡、电信网络诈骗、同行不正当竞争、暴力催收讨债、盗窃存款、敲诈勒索、绑架、故意伤害等。”孙玲玲指出。
新技术让犯罪手段愈发隐蔽
值得深思的是,行业“内鬼”为何能屡屡犯案?
“超半数案件的被告人有较为固定的工作单位或职业。根据个人信息的来源及流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涵盖了金融、教育、交通、通信、物流、求职等各行各业。”孙玲玲说。
孙玲玲介绍,掌握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的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或是通过直接接触个人信息的工作便利非法查询、下载,或是间接利用自己的职务或工作关系请托他人帮助查询、传输,或是直接将爬取数据的软件、程序植入本单位的计算机后台系统,均能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只要个人信息流入‘黑市’,就可能被大量重复交易。”
在胡某等人侵犯个人信息一案中,胡某通过张某,雇佣某通信运营商的工作人员任某、鲁某作为经办人,有偿使用张某提供的他人身份证件办理手机号,用于电信网络诈骗,诈骗金额共计约170余万元。
“该案中,任某、鲁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帮助,造成大量手机号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且诈骗金额特别巨大的严重后果,属情节严重,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北京市高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肖江峰介绍。
此外,技术升级迭代显著提升了信息非法获取的速度和体量,犯罪手段也愈发隐蔽。例如,在沈某侵犯公民征信信息案中,身为金融从业人员的沈某利用职务便利,采取“撞库”方式获取某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用户名和密码,盗取用户个人征信报告1100余份。
孙玲玲指出,随着“木马”程序、“静默”插件、“爬虫”软件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任意、快速抓取信息数据进而滥用、泄露的情况已不鲜见,据统计,有近三分之一的案件涉案公民个人信息来源于技术窃取。与此同时,“暗网空间”已逐渐成为犯罪交易的活跃场所,交易支付方式从现实货币演进为虚拟货币。
从严从重惩处行业“内鬼”
对于行业“内鬼”,我国始终坚持严厉打击。今年6月,最高检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衔接协作,严厉打击行业“内鬼”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8月10日,公安部通报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情况,近三年来,全国公安机关锚定行业内部泄露源头,重拳打击行业“内鬼”,共抓获电信运营商、保险公司、快递公司等行业“内鬼”2300余名。
据北京市高院法官介绍,近年来,行业“内鬼”团队化作案模式愈加成熟。一些“内外勾结”型犯罪甚至可以组建起从获取、交易直至变现、非法利用个人信息的全链条犯罪团伙。同时,单位犯罪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中也愈发常见,甚至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的从决策到分管再到具体实施的条线管理与分工。
“针对上述现象,北京法院依法从严从重惩处行业‘内鬼’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重点打击侵害个人高敏及敏感信息、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个人信息、批量个人信息的案件。例如,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聚焦重点行业探索从业禁止条款的适用,增加行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犯罪成本,使惩罚与警示教育效果并重。”孙玲玲表示。
如何筑牢信息安全防线?肖江峰提醒,社会和公众切实增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谨防个人隐私数据被不法分子利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企业应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完善管理制度,依法合规采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
标签:
[责任编辑:renwu001]
相关阅读
- (2015-08-11)中芯国际为何率先量产28nm的骁龙410?
- (2015-08-11)为了卖炫感枪,他又做了一款叫VR游戏播放器的产品
- (2015-08-11)小米5屏幕哪家造?三星给出AMOLED
- (2015-08-09)掌贝微POS:我们不做淘宝,要做O2O中最后的一环
- (2015-08-09)回顾暴雪科隆展:诚意满满,让你找回青春
- (2015-08-09)这个户外“机器人”已经学会了躲雨
- (2023-08-31)警惕!“内部人”把手伸向个人信息
- (2023-08-31)经济日报金观平:以高质量发展应对不确定性
- (2023-08-31)抢订单拓市场,北交所公司强化新品开发
- (2023-08-31)高比例分红频现,回报投资者生态不断优化
- (2023-08-31)保单连续两年增速超过百分之八十 宠物保险市场持续升温
- (2023-08-31)上市券商“中考”榜单出炉:仍由中信证券牢牢霸榜,华泰证券本期超越国泰君安
- (2023-08-31)美债收益率大体持平,美国二季度GDP增速意外下修
- (2023-08-31)报告显示个人投资者更趋理性稳健
- (2023-08-31)标普500指数初步收涨0.3%,ADP小非农就业报告和GDP修正值数据发布后,科技版初步收涨0.7%,能源板块涨0.5%。Sirius XM初步收涨6.4%,拼
- (2023-08-31)比尔·盖茨将出席由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导人Schumer于9月13日举办的人工智能活动
- (2023-08-31)周三纽约尾盘,美元兑日元涨0.26%,报146.25,欧市早盘涨至日高146.54,美国ADP“小非农就业报告”和二季度GDP修正值数据出炉后跳水,于美股开盘后
- (2023-08-31)周三(8月30日)纽约尾盘,CME比特币期货BTC主力合约报27350.00美元,较周二纽约尾盘跌2.36%,盘中交投于27970.00-27130.000美元
- (2023-08-31)大学女教师擅自离境失联!校方发布公告
- (2023-08-31)《非暴力沟通》金句
最近更新
- (2023-08-31)nba2k online转身教学视频(2konline怎么转身)
- (2023-08-31)我市首个政务帮代办服务直播间上线运行
- (2023-08-31)昨晚预埋单完美预测 顺利出局
- (2023-08-30)周琦小组赛三战场均10分4.3板2.3助1.7帽 投篮命中率68.8%
- (2023-08-30)不可思议!消息传来韩国竟然准备拆除军校内的抗日名将洪范图雕像
- (2023-08-30)半年报已有146只个股净利连增,不少业绩连增股被机构扎堆持仓
- (2023-08-30)77家沪市公司积极回报投资者 拟派发现金“红包”超1848亿元
- (2023-08-30)复星国际上半年营收970.6亿元人民币。 上半年净利润13.6亿元人民币
- (2023-08-30)上海邀外国人拍短视频讲述“我眼中的中国”故事
- (2023-08-30)古剑奇谭素锦结局是什么(古剑奇谭那一集识破素锦)
- (2023-08-30)刚刚拍到今晚超级蓝月亮|快来欣赏
- (2023-08-30)中南建设上半年营收228.1亿元 房地产结算收入201亿元
- (2023-08-30)晶澳科技:上半年净利润48.1亿元,同比增长182.85%
- (2023-08-30)江波龙:控股股东及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拟合计增持不低于1500万元
- (2023-08-30)中国重汽:上半年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54.79%
- (2023-08-30)融创中国在上半年实现了约584.7亿元的收入
- (2023-08-30)惠普(HPQ)低开9.1%,创2021年5月份以来最大盘中跌幅
- (2023-08-30)钱湾生物港首批项目签约入驻
- (2023-08-30)君实生物:上半年亏损9.97亿元
- (2023-08-30)美军仓皇撤离阿富汗两周年丨美国撤军留下烂摊子 伤痛仍未远离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