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过半,孩子“机”不离手该咋办
2023-08-12 07:22:17 来源:光明日报
“一放假就恨不得抱着手机从早玩到晚,饭也不好好吃,觉也不好好睡,作业也没心思写。”提起暑假里儿子对游戏的沉迷,李艳(化名)就忍不住叹气。在这场与游戏争夺孩子时间的博弈中,和李艳烦恼相似的家长还有很多。
(资料图片)
游戏话题屡屡引发社会讨论,游戏成瘾行为也引起医学界的重视。2019年,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以下简称“ICD-11”)。其中,将“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随后,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游戏障碍防治的专家共识(2019版)》。
网络日益普及,使用人群越来越低龄化,游戏成瘾导致的游戏障碍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正在扩大。那么,究竟什么是游戏障碍?如何预防和应对?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沉迷游戏,是病吗
苏伟(化名)从小就爱玩游戏,但高中之前一直能有所控制,成绩也不错。但升入高中后,他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加上高中课程难度提高,苏伟的成绩一落千丈,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无法继续学业的地步,只能休学回家。他开始封闭自己,变得沉默寡言,拒绝与家长沟通,一段时间后,他被诊断为游戏障碍。像苏伟一样受游戏障碍影响的青少年正在增加。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与游戏相关的病症患病率可达到17%。综合既往研究结果,游戏障碍患病率平均约为5%,且保持相对稳定。游戏障碍者以男性、儿童青少年人群为主。
“不管是在门诊还是住院部,儿童青少年的游戏障碍个案数量都在增加。”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心理治疗师刘艳说。
“根据ICD-11的诊断标准,游戏障碍表现为持续或反复的游戏行为模式,核心表现包括失控性游戏,游戏行为成为生活优先事项,即使造成负面后果仍无法停止等;游戏行为模式可以是持续性或发作性的,并持续12个月,但如果症状足够严重且满足其他诊断要点,持续时间可短于12个月;游戏行为模式导致了明显的个人、家庭、人际关系、学业、职业或其他功能损伤。”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杨可冰介绍。
“游戏障碍会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除了严重损害社会功能外,还可能带来营养不良、视力下降等躯体问题,手腕、手指关节的相关问题也很常见;作息不规律、昼夜颠倒还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对身心都带来巨大影响。”杨可冰说。
“游戏障碍值得警惕,但并非只要玩游戏就是游戏障碍。”杨可冰提示,“如果反复游戏行为是以促进社交、缓解无聊、调节情绪等为目的,也不具备游戏障碍的其他必要特征,则不能诊断为游戏障碍。很多青少年在假期时会出现较长时间或较高频次的游戏行为,如果只是阶段性问题,也不构成游戏障碍,家长不需要过度紧张,可以通过增加其他活动来平衡假期手机或电脑的使用时间。此外,对于游戏产业相关个体而言,高强度的游戏行为可能是其职业内容的一部分,不应诊断为游戏障碍。”
“生活中大部分孩子虽然有沉迷游戏的现象,但并没有达到游戏障碍的程度,属于危害性游戏行为,指会带来健康损害的风险,但尚未出现健康损害的状态。对此,家长要保持观察,适时干预,避免发展成游戏障碍。如果发现孩子的游戏行为失控程度增加,如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影响到日常生活及学习,即使在没有玩的时候也总是想与游戏有关的事情。如果不能玩游戏就会出现爱发脾气、坐立不安等情况;已经意识到玩游戏带来的诸多坏处,但仍无法减少游戏时间,建议寻求专业的帮助。游戏障碍问卷可以作为自测游戏成瘾程度的辅助工具,但最终的诊断还需由专业医生完成。”杨可冰介绍。
爱玩的背后,藏着他们的心理需求
“游戏障碍患者多为10~18岁的儿童青少年,尤以青春期的孩子居多。”杨可冰介绍,“这与游戏受众低龄化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就达到了1.91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达95%,较2020年提升2.9个百分点,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儿童青少年大脑发育尚未完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好奇心强、自制力有限,更容易受到游戏影响,沉迷其中。”
“身边的朋友几乎都玩游戏,我们也经常约着一起玩。”初二的小飞(化名)如是说。采访中,记者发现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社交的重要内容,这无疑加强了游戏在青少年生活中的存在感。
青少年情绪心理问题也会导致对游戏的依赖。“特别是处于青春期,身心快速发展,随着学业等压力的增大、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触手可及的游戏就成了他们的情绪出口。对于因学业、外貌或人际关系受挫而不自信的青少年来说,在游戏中还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带来的评价焦虑,能够放松地去表达。”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杨清艳说。
“对于家长来说,沉迷游戏是一种行为偏差;但对孩子来说,却可能是一个自救方式和求救信号。”刘艳告诉记者,“作为社会的脆弱群体之一,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压力和家庭问题传导到孩子身上的体现。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沉迷游戏特别生气,认为是游戏公司开发的游戏让孩子变成这个样子。但孩子为什么会持续长时间地玩游戏?甚至即使知道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也仍然要去玩?反复的游戏行为意味着这件事对他们是有价值的。他们或是在游戏中获得了生活中难以获得的东西,比如成就感、陪伴感、快感等;或是躲到游戏中,回避各种压力、不理想的社会关系等。所以,比起一味指责,家长更应该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满足这些心理需求,帮助孩子从游戏回到现实。”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游戏障碍的保护因素,反之,冲突、紧张的家庭关系也会将孩子推向游戏。”刘艳提醒,“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容易冲动、叛逆,这一时期如果家长不能尊重他们的自主发展需求,仍要求孩子必须服从自己,就容易产生冲突,孩子会通过玩游戏反抗父母的控制,拒绝与父母沟通。”
“从个体特质上,延迟满足能力较差也是游戏障碍的危险因素,这一情况的形成往往与家长过度宠爱、未能对孩子相关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有关。”杨可冰表示,“从游戏的类型,在线游戏比离线游戏导致游戏障碍的风险更高,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第一人称射击、格斗和即时战略游戏更容易让人沉迷。研究发现,离线的游戏模式可以显著改善网络沉迷行为。”
应对游戏障碍,专业治疗不可少
“我也试过藏手机、断网,但最后都没用,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随处可见,拿走孩子的手机,他还可以用爷爷奶奶的,我们看不住他,能做的就是多带他出来活动,也报了一个游泳班,希望尽量减少他玩游戏的时间。”面对儿子沉迷游戏的行为,李红(化名)向记者讲述了她的烦恼。
“我们反对家长以暴力性、惩罚性的行为来对抗孩子的游戏行为,比如断网、摔电脑,甚至把孩子赶出去,这样的行为往往导致更大的反抗,强制戒断可能会引起亲子冲突升级,甚至造成伤害性的后果。”刘艳说,“家庭的发展也要跟上孩子的发展,家长可以了解青少年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学习识别和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根据孩子的发展需要做出调整教育方式。当家庭处理不了孩子的问题时,不要讳疾忌医,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站在医学角度,该如何应对游戏障碍?“游戏障碍的治疗方式包括社会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其中社会心理治疗是主要方式,包括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行为替代疗法等。”杨可冰介绍。
“我们会首先了解游戏障碍患者的过往病史等情况,通过病史采集、精神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式确定病人的状态,判断是单纯的游戏障碍还是同时有其他精神问题的共病。治疗方面,一般会先从患者的个体心理治疗开始,进一步了解病人的情况。如果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问题,需要家庭介入,会通过家庭治疗引导家庭成员发现各自的问题,促使他们调整言行、建构共同的家庭目标、消除矛盾;团体治疗也是很好的治疗方式,让问题相似的患者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自己并不孤独,并通过彼此的理解支持获得一定的心理能量。除此之外,还有行为替代疗法,比如提供跳绳、呼啦圈、绘画、手工折纸等多样的活动,希望游戏障碍患者能在其中找到有兴趣又能坚持下去的项目,在过程中感受快乐,并意识到生活是多元的,不是只有游戏好玩。总体而言,医生在治疗中会根据每个病人的特点,在不同阶段采用适合的治疗方式。”杨清艳介绍。
“如果需要住院治疗,那么时间一般在6~8周,干预有效的话,病人认识到过去的行为模式不可取,且情绪保持基本稳定,也愿意回归基本规律的生活时,可以从住院转向门诊复诊,在家庭环境中进一步康复,最终回归正常生活。”杨清艳说。
“在药物治疗方面,由于游戏障碍常常与其他情绪问题并存,药物治疗一般用于对患者某些情绪、行为障碍的对症治疗。目前没有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用于游戏障碍治疗的药物,这意味着游戏障碍没有特效药,家长要警惕相关营销骗局。”杨可冰提醒,“物理治疗主要是一些无创性脑刺激方法,比如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等,这些刺激方式都是无创、无痛的非侵入性治疗,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改善患者的神经突触可塑性,以达到改善游戏成瘾症状的目的。”
“与游戏相关的问题快速增加,我们对游戏障碍提供的专业支持却还是太少。这需要相关学术机构及团体,完善游戏障碍识别、评估、诊断体系,开展相关培训,从而提升游戏障碍诊治的专业能力。”杨可冰说。
成长路上,学会科学游戏很重要
“对于游戏成瘾问题,预防是比治疗更有效、影响更小的手段。作为家长,首要积极关注孩子的状态和生活情况,对游戏障碍尽早尽‘小’预防;其次,帮助孩子培养控制冲动、延迟满足的能力。从孩子幼时开始,锻炼其经过努力获取满足的能力,防止过度宠溺孩子导致延迟满足能力下降。最后,引导孩子建立多样爱好,从孩子自身兴趣出发,发展下棋、打球、弹琴等特长,增加业余活动的多样性。”杨可冰建议。
几乎所有专业人员都强调了家庭环境对游戏障碍预防的重要性。
“儿童青少年的生活主要由五大基本系统构成:以亲情为主的家庭系统,以学业为主的学校系统,以归属为主的同伴系统,以偏好为主的网络系统,还有以社区为主的境遇系统,其中家庭和学校是最重要的两个系统。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沟通顺畅可以有效预防游戏障碍。当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要优先修复亲子关系,只有在一个沟通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孩子才愿意从游戏中走出来,随着现实链接逐步修复,他们对网络的依赖就没那么强了。”刘艳说。
“学校也是预防游戏障碍的重要场所,可以通过组织班会和专家讲座等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游戏障碍,开展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技巧的宣传。此外,学校所提供的友好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都可以减少青少年的孤独、抑郁等情绪,对预防游戏障碍有积极作用。”杨可冰说。
“玩游戏也是儿童青少年的正常需求,预防游戏障碍并不意味着完全拒绝游戏。”在刘艳看来,“预防和干预游戏障碍的最终目标是帮助青少年学会科学游戏、健康使用网络,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作为生长于网络信息社会的一代,这也是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课题。”
(本报记者陈童)
标签:
[责任编辑:renwu001]
相关阅读
- (2015-08-11)中芯国际为何率先量产28nm的骁龙410?
- (2015-08-11)为了卖炫感枪,他又做了一款叫VR游戏播放器的产品
- (2015-08-11)小米5屏幕哪家造?三星给出AMOLED
- (2015-08-09)掌贝微POS:我们不做淘宝,要做O2O中最后的一环
- (2015-08-09)回顾暴雪科隆展:诚意满满,让你找回青春
- (2015-08-09)这个户外“机器人”已经学会了躲雨
- (2023-08-12)暑假过半,孩子“机”不离手该咋办
- (2023-08-12)工业金属普跌,LME期铜收跌92元,报8294美元/吨
- (2023-08-12)经济日报:演唱会不能只算经济账
- (2023-08-12)人民日报钟声:遏制打压阻挡不了中国发展的步伐
- (2023-08-12)贴吧热门评论(怎么把ie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
- (2023-08-12)鸡蛋可以和排骨一起煮?
- (2023-08-12)经济型酒店已经“不经济”,不少酒店一季度要价能力已超2019年水平,底气来自供需关系和结构调整
- (2023-08-12)上交所对金博股份对外投资及现金管理中发生的信托产品逾期事项提出监管要求
- (2023-08-12)海外投资者看好中国发展前景,业内预计年内北向资金净流入或达3000亿元
- (2023-08-12)标普500指数初步收跌约0.1%
- (2023-08-12)标普500指数11个板块多数收涨,但指数整体收跌
- (2023-08-12)周五纽约尾盘 美元兑日元涨0.15%
- (2023-08-12)美股芯片板块周五收跌超2%,英伟达创将近一年来最差单周表现——本周跌超8%
- (2023-08-12)苏州固锝(002079):8月11日北向资金减持30.41万股
最近更新
- (2023-08-12)如何让自己变得更有自信(怎样让自己变得更有自信)
- (2023-08-12)办理离婚证一个人能吗
- (2023-08-12)三生有幸的意思怎么解释一下(三生有幸的意思)
- (2023-08-12)赖斯:阿森纳有着赢家心态,距离世界最好俱乐部之一并不遥远
- (2023-08-12)股票行情快报:普路通(002769)8月11日主力资金净买入58.53万元
- (2023-08-12)mt28i(关于mt28i的基本详情介绍)
- (2023-08-12)广州商品房备案价(深水财经社:广州新房备案价可上浮10%)
- (2023-08-12)羽毛球比赛规则详细(羽毛球比赛规则)
- (2023-08-12)国安达(300902)周评:本周跌1.04%,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467.64万元
- (2023-08-11)浦东首家中西医结合女性盆腔疾病诊疗中心揭牌
- (2023-08-11)立高控股(08472)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纯利771.5万港元,同比减少18.64%
- (2023-08-11)振华重工:6兆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 (2023-08-11)台风蓝色预警
- (2023-08-11)调皮表情代表什么意思_调皮表情
- (2023-08-11)8月6日浦东机场单日出入境人员破7万,为三年多来客流峰值
- (2023-08-11)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
- (2023-08-11)友诚科技(873087):获得国家级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
- (2023-08-11)科源制药:公司关注到部分媒体和股吧等网络平台
- (2023-08-11)分众传媒:预计明年1月仍将继续维持常规性价格上调政策
- (2023-08-11)长安福特拟与长安汽车设立新能源合营公司,长安汽车持股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