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清宫“天禄琳琅”藏书,嘉庆三年【1798年】后编书

2023-06-16 16:57:41 来源:个人图书馆-静逸阅读

清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大火波及昭仁殿,乾隆时期收藏在昭仁殿的“天禄琳琅”藏书付之一炬。

清廷冬天宫殿内要放置火盆,用以烧炭取暖,尚未燃尽的炭火需进行埋灭,贮于坛内,再置于坑洞中。

当时负责处置未燃尽炭火的太监部,体例基本依循前编,所选书目更为丰富。


【资料图】

据史料记载,耄耋之年的太上皇乾隆帝看到重生的“天禄琳琅”时说:“悉复旧观,朕心甚为喜悦。”

因为这场大火,现今所谓的“天禄琳琅”藏书,多属火灾后重建的后编书。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二十卷

“天禄琳琅”藏书自建立以来,可谓命运多舛。

从清末开始,已有大量珍贵古籍从清宫流出,散落民间。

中华民国成立后,溥仪仍居住在紫禁城。1922 年起,溥仪以“赏赐”其伴读溥杰的名义,将大批宫中珍贵的字画和书籍,盗运至天津英租界保存。

1925 年2月,被赶出紫禁城的溥仪前往天津暂住,这批盗运出宫的珍籍又先后辗转于天津张园和静园。

1925年清宫善后委员会查点故宫物品时,原本

赏溥杰书画目一卷

1924 年溥仪迁出紫禁城后,昭仁殿及其他宫殿尚存“天禄琳琅”藏书 313 部。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形势严峻,故宫博物院将“天禄琳琅”等珍贵古籍随同其它国宝装箱南迁到上海、南京,为躲避日军战火,后辗转于贵州安顺、四川乐山及峨眉。抗战胜利后,南迁的国宝全部转至南京朝天宫,1949 年运往台湾,入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些秘籍都是版本精良、书品较好的本子,但比起溥仪盗运出宫的珍本书籍,又稍逊一筹。

“天禄琳琅”藏书在东北的流散

1934 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中将参谋吉冈安直和罗振玉将存于天津的“天禄琳琅”藏书运往长春伪满洲皇宫“小白楼”。

1945年抗战胜利后,溥仪逃离长春,看管人员发现这些藏书无人管理,于是开始偷抢,造成“天禄琳琅”的大量散失。

没有遭到哄抢的部分藏书,于 1946 由国民党接收大员张嘉璈装成 13 箱空运至沈阳,移交给了国立沈阳故宫博物院。

1947 年、1948 年,国立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金毓黻没有遵照南京国民政府的指令把“天禄琳琅”藏书运到南京,而是把这批书运回北京故宫,以交换存于故宫博物院的 60 件宋元明清丝绣。

建国后,通过政府拨交、私人捐赠和单位采访等渠道,国家图书馆共收藏“天禄琳琅”珍籍279部。

御题三礼图二十卷

(宋)聂崇义集注清康熙十八年(1679)纳兰成德刻本

“天禄琳琅”藏书中部分书内有乾隆皇帝的题识,故在书名前冠以“御题”二字。

重建“天禄琳琅”藏书时,太上皇乾隆帝虽年事已高,但仍然有阅读典籍的惯,常在藏书卷前御题诗词。

该书卷前有御题七律一首,可见乾隆帝对“天禄琳琅”后编书的阅读情况。

国家典籍博物馆——“妙手传天䘵,丹心鉴古今”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展

标签:

[责任编辑:renwu001]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