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去年我国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 全球创新中心正在向亚洲东移

2022-05-06 21:00:04 来源:法治日报

去年我国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较上年提高1.2件。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首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由63.69分提升至80.61分,提高了近17分。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的排名由第35位提升至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激励科技创新和维护公平竞争的职能作用。2013年至2021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247.9万件,审结239.6万件。其中,2021年一审案件受理数量将近60万件,较上一年增幅达23.5%。

检察机关依法办理了一大批案件,形成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强大震慑。仅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7800余人,同比上升9.2%;提起公诉1.4万余人,同比上升15.4%。今年1月至3月,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700余人。

……

上述一系列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成绩,集中出现在近日举行的2022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上,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所说,这些成绩是知识产权相关部门单位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下一步,我们要推进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部门间协同,加强与地方的联动,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顶层设计前所未有加强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覆盖领域广、涉及方面多,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到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这就需要不断完善保护体系,加强协同配合,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继印发,在申长雨看来,这开启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

尤其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已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有力促进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申长雨如是总结。

细数这些成就,其中,知识产权保护顶层设计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法律制度不断完善,颇为耀眼。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连续3年纳入中央督检考计划,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纲要》和《规划》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核心内容加以部署。同时,完成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新一轮修改,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纵深推进,重大成果不断涌现。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正式生效,成功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8个务实合作项目取得重要成果。参与完成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知识产权章节谈判并做好生效实施,有力服务了国家对外开放大局。

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按照中央部署,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现了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集中统一管理。开展了知识产权保护司法体制改革,最高人民法院挂牌成立知识产权法庭,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行政司法保护共同发力

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也贡献出了卓越的成绩。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新近公布的数据,去年查处专利、商标等领域违法案件5.01万件。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4.98万件。受理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案件6.48万件。查办侵权盗版案件2957件,删除侵权盗版链接119.7万条。累计扣留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7.92万批。新收各类知识产权一审、二审、再审等案件63.5万件,审结59.5万件。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500余件7800余人。侦破侵权假冒犯罪案件2.1万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8万名,涉案总价值95.3亿元。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至80.61分。

在司法保护方面,“我国已成为审理专利案件最多的国家,也是审理周期最短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形成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部门为牵引,4个知识产权法院为示范,27个地方中级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为重点,地方各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为支撑的专业化审判格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说,最高人民法院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改革,在统一裁判标准、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检察监督,强化司法保护,服务创新发展。今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专门制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意见》,提出21条具体举措,全方位推进知识产权检察工作。2021年9月,最高检制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规定》,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协调配合,确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宫鸣说,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批捕、起诉、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等各项职能,办理了一大批案件,形成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强大震慑。最高检聚焦重点领域,大力配合农业农村部、海关等部门开展打击侵权假冒犯罪专项行动,与公安部、国家版权局等部门联合挂牌督办60余件重大侵权盗版案件,加强办案指导,提升保护质效。

持续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多方努力之下,中国创新的热情越来越多地被激发出来,知识产权创造的量质齐升,无疑是知识产权保护效果的最好例证。

据申长雨介绍,去年我国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较上年提高1.2件。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首位。核准注册商标773.9万件,收到国内申请人马德里国际注册申请5928件。新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9个,新核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477件。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到398.4万件、228万件。授予植物新品种权3979件。全面取消专利、商标申请环节资助奖励,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排名位居全球第12位,连续9年稳步提升。

“全球创新中心正在向亚洲东移。其中,中国创新表现尤为突出,确立了全球创新领导者的地位,并已成为全球创新版图重要的一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代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作出如是判断。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如何让知识产权保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

推动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仍是重要任务。申长雨认为,要与时俱进地完善已有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使之更好适应现实发展需要,并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一致;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区块链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更好适应新技术、新领域、新业态发展需要,构筑国家未来发展新优势;加强传统知识、民间文艺、遗传资源等我国优势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制定,实现现代工业产权与传统知识产权利益兼得。

同时,共同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共同推动国内外知识产权平等保护,共同推动知识产权的平衡保护。申长雨提及,特别是这些年不断出现的专利非正常申请、商标恶意抢注囤积、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和“碰瓷式”维权等问题,不仅给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常运行带来干扰,而且损害了社会公众利益,浪费了国家行政资源,社会反响强烈。“我们要共同打击和规制这种行为,构建健康有序、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易继明教授认为,过去,我们的任务是着力建设知识产权大国;当前,我们的任务是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应通过哪些途径建设强国,一是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中的中国参与,二是中国参与国际知识产权治理的基本理念,三是以权利为基础的平衡、包容与合作原则。”易继明说。(张维)

标签: 专利合作条约 全球创新指数报告 知识产权犯罪 知识产权保护

[责任编辑:renwu001]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