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周刊 >

李礼然:创新哲学理论 服务社会科学

2016-11-25 09:12:02 来源:

评论

(我、你、他)’三位一体本体论”创始人、一个用科学事实说话的哲学家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峄,这一刻就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的支撑”,恩格斯的这句话阐明了思维意识与科学研究之间微妙的联系,二者从创始之初便紧密相连。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科学创新能力的高低与哲学素养的高度密切相关。翻开历史的书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科技创新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比如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在哲学乃至神学也非常具有建树。史以明鉴,可谓我国现今哲学家的李礼然先生深知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研究神学和基督学的过程中,突破既定的思维定式,以当今社会的客观实际,提出个人的哲学观点。庆幸的是,他不仅让自己的一系列科哲观点被当今世人所接受与肯定,更将其一系列的科哲理论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学之中,使其理念或多或少推动着社会学乃至科学的发展。李礼然提出了 “「(我、你、他)主体间性关系主体」三位一体本体论”,下称“「(我、你、他)」三位一体本体论”等系列个人科哲观点。这「(我、你、他)」三一哲学世界观不單可应用于自然科学各领域,曾与公司机械首席研究员郭有祥先生共同研发出“偏传式离合器”等具有现代意义的创新技术,而且获得了国家和美国的科学专利,使“中国创造”又向世界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更对望以一种三一调解精神来解决人类存在的矛盾, 达致构建和谐社会起着正面积极的贡献。

第六届世界环保大会颁奖晚宴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官汉斯(Hans Dencker Thulstup)与李礼然

一个人的一生,总是依据不同的场合和情况扮演着“我、你、他”三个不同的角色。单从字面上看,这属哲学的思想范畴。抽象、深奥这是大多数人对哲学的第一认知,如果在生活中、社会中我们能透过事件或实物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看到并用到的话,就一定不会感到晦涩难懂。

如何将哲学思想和哲学理论应用到社会和科学领域,并在其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矛盾和冲突,创新发明出一些实实在在的科技成果,这是哲学走下“神坛”最关键的一步。

离合器不再是依靠摩擦力而运动;变速器不再是靠加速-减速(减速-加速)两个动作才能完成;引擎活塞不再是传统往复式的在频繁改变方向下作工……这些技术,已经在李礼然创新的“‘(我、你、他)’三位一体本体论”的指导和应用下成功得以突破和创新。

创新哲学理论

“我为什么是我?我与你、我与世界、我与时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是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毕生所研究的哲学理论,并倾其心力著作了代表作品《我与你》。受此哲学思想的影响,在大学期间,李礼然就开始思考一些关于社会制度的问题,并提出了“我不可能把其他人当作物界?”的哲学问题。1992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系的李礼然对哲学和神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于2000年和2009年分别取得了建道神学院(香港) 基督教研究硕士学位和东南亚神学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崇基神学院)神学硕士学位。

在探索研究下,李礼然发现马丁布伯这一哲学理论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理论类似,都是事物/理念的“二元主客认识论”,不仅容易使人的认知与实践发生偏执,更有可能出现对立与局限。如在“我和你”的关系中,很容易占主导的一方或强势的一方就会主观地将二者关系划为“我-你”的关系,“我”成了占主导作用的主体,“你”就成了从属的客体,而这样的人际关系是不对等的。矛盾和对立也就悄然滋生。同理,国家和个体、国家和国家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对立矛盾关系。

基于对这一哲学理论的认识,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李礼然提出了更切合实际的总体本体论——“‘(我、你、他)’三位一体本体论”。

什么是“‘(我、你、他)’三位一体本体论”?李礼然说道,在总体本体论中,一个主体的人称代名词是同时存在着我(第一身)、你(第二身)、他(第三身)。以三个主体之间的称号为例,一个主体的人,其自身存在于一个“三一”主体间性的结构关系之中。在主体间性的总体存在中,某特定物种(或事物)的自身在总体本体论中的结构可以看做是一个本者、是者与非者的关系,此“三一”的主体间性关系主体,结构模式为:

本者

/ \

是者 ──非者

“本者”,即某“物种/事物”的本质主体、“是者”,即该“物种/事物”的整全本体中有别于本质本体的主体、“非者”,即该“物种/事物”的整全本体中,有别于“本者”及“是者”的本体主体之其余部份主体。以人类为例,此理论模式可解读为:

全人类(本者)

/   \

(是者)张某 ── 张某之外的人(非者)

总体而言,“‘(我、你、他)’三位一体本体论”的科哲思想是李礼然在突破传统神学和基督学思维定式的基础上,成功发展而成的哲学理论。其科学性和优点在于不仅突破了“二元论”的矛盾和局限,更能在实践中解决物理机械等自然科学难题和社会矛盾。

2013年,随着其个人科哲论文——《“(我、你、他)主体间性关系主体”三一论之本体哲学科学前设初探》在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科技文献《科技创新引领跨越发展》中正式编载,标志着“‘(我、你、他)’三位一体本体论”的哲学思想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李礼然与北京农业大学学生交流创意思维心得

完美的跨界应用

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这一刻就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的支撑……”可见,思维意识与科学研究之间存在着微妙且又紧密的联系。“可以说,一切科学的来源均来自于哲学。”李礼然说道。

在实践中,李礼然发现,“‘(我、你、他)’三位一体本体论”这一创新哲学理论同样适用于物理机械等自然科学领域。以机械转动为例,根据对“离合”状态的本体存在前设的推论,李礼然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液态密封实体中是可以同时存在本者、是者和非者三个主体,即液压缩扩张力、压缩力及扩张力以产生离合、全合及全离功能的观点。其理论结构可明细为:

离合(本者)

/   \

(是者)全合 ─── 全离(非者)

(机械转动中的离合模式)

郭有祥,恩科研发暨顾问公司机械首席研究员,李礼然的科研发明搭档。“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他说他正在做机械转动方面的研究,而我也刚好发现‘三一论’是可以成功在机械转动上应用的。就这样,我们不谋而合。”李礼然回忆道。

在这一哲学科学原理的指导下,郭有祥迅速建构了机械与物理上的实质运作,二人并最终于2008年共同成功研发出了区别于传统设计的离合器——偏传式离合器(已取得中、美两国的发明专利)。

传统设计的离合器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机械传动,离合器处于传动系的开端,是汽车传动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汽车行驶过程中使用频繁的部件。这种摩擦接合式的离合器,频繁磨擦和接合,所产生的热使得离合器压盘以及飞轮等零件的温度升高,加剧了摩擦片的磨损,从而减少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与传统的离合器相比,偏传式离合器则是把壳体及转子与可调校缸环之间均注满油,借着有双向功能叶片的转子与可调校缸环不同的偏心距,形成了转子与可调校缸环之间的液压油流通。在叶片左右不同程度的压缩与扩张下,转子与可调校缸环产生差异的转速,从而形成不同的离合状态。此外,液体伸缩及冷缩热胀而产生的不同压力的合成橡皮膜和缓冲油路装置,使壳体内部压力与大气压力的差异缩少,有助于密封处理,进而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优势方面,简单地说,偏传式离合器是靠液压缩扩张力、压缩力及扩张力来产生离合、全合及全离的离合状态,过程中不产生摩擦力,不仅可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还更具稳定性。”李礼然介绍道。

此外,依据“‘(我、你、他)’三位一体本体论”的科哲理念,也可应用在郭有祥研发出的陀螺轮转式引擎和无级变速器两项发明专利。

传统的引擎都是上下运动,一上一下两个直线动作才完成一次发动,在工作中必须靠频繁改变方向来实现工作目的,而在这个转换过程中,无形中就损失了一部分动力。为了解决活塞运动边所造成的动力损失问题,在“三一论”的指导下,李礼然发现,一个机械运动中已同时存在直线及旋转曲线运动,结构如下:

(本者)机械运动

/   \

直线运动(是者) ── (非者)曲线运动

较之传统的引擎,陀螺轮转式引擎不仅在结构上克服了传统往复式引擎活塞需要在工作中频繁改变方向的技术缺点,提高了引擎的转速和工作效率,还节省了能量。

无级变速器,一项可应用于自行车上的新型专利产品。在研究中,李礼然发现,一个变速的运动中包涵了加速减速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则是因轴距的长短来作出加速减速的选择。但过往这个选择是不能同时实现,传统的变速过程是通过改变链条和不同的前、后大小的齿轮盘的转换配合来改变车速快慢,当中消耗了能量。而在“三一论”的指导下,变速的结构可演示为:

(本者)变速

/   \

加速(是者) ── (非者)减速

据介绍,将以改变轴距的长短为原理的无级变速器应用在自行车上后,可使速度大小不受限制,且速度的变化范围可与动力输入同步进行,既可提升变速效果,又能减少磨损。

另外,另一项专利发明(已获中国大陆专利和台湾地区专利及美国专利)——可用手驱动的自行车,已于2012年进入市场。

除了在物理机械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完美跨界应用外,“三一论”在其他科学范畴,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如物理学中物质的存在之三一结构:

(本者)物质

/   \

有形物质(是者) ── (非者)无形非物质

化学原子的存在之三一结构

(本者)原子

/   \

可分(是者) ── (非者)不可分

医学哲学中对人体的存在之三一结构

(本者)人体

/ 相互沟通 \

(气)形上(是者) ── (非者)形下(机械化学生物的肉身)

因此,对医学的全面研究及应用上, 传统的中医学及西医学的相互补足发展,才能更有效地照顾人类的全面健康.

此外(我,你,他)三一论对解决社会矛盾(国家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也有着不小的作用和意义。

这可以实施一国两制的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实例,它的体制亦同时有其三一存在结构:

(本者)中国

/   \

中央体制(是者) ── (非者)香港体制

无论是国与国,国与民及民与民,经常都要面对利益的矛盾冲突.然而,利益的本身亦同时有其三一存在结构:

(本者) 我(们)的利益

/   \

你(们)的利益(是者) ── (非者)他(们)的利益/共同利益

作为国家调解考评员及国家调解员的李礼然指出,生活中处处有矛盾,而这些矛盾若能通过调解,才不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调解就是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当我们的思维由‘(我、你)’转变成‘(我、你、他)’,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因着对整体的关系及利益有整全的认知、考虑及重视,特别是共同或他者的利益上,继而将矛盾作出调解,问题才得真正彻底的解决。若然制度内不同界面的我,你及他, 都能尊重顾及各方的需要,并不是单因为”我帮你,会对其他人不公平”的情况下才运用(我、你、他)’三一思维, 和谐社会才能实现、伟大的和谐世界便被构建起来。

综上所述,“‘(我、你、他)’三位一体本体论”创新哲学理论,无疑已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思想。相信,今后其必会在更多科学领域甚至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心系国家,甘愿奉献

科学技术的生命力在于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并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2009年,李礼然等人在以“三一论”为核心理论原理,在偏传式离合器、陀螺轮转式引擎、无级变速器及可用手驱动的自行车等创新技术的基础上,成立了(香港)恩科研发暨顾问公司(以下简称“恩科”)。

由于上述创新技术专利都是低碳产品,因此“恩科”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了北京科博会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科技企业”奖、第三届“节能中国先进单位”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尤其是2013年,不仅李礼然的“三一论”多次被中央级的新闻网站和重要期刊刊载、收录,“恩科”也获得了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节能环保协会及第六届世界环保大会组委会联合授予的第三届国际碳金奖——“中国绿效企业—成长潜力奖”。可以说,“恩科”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理机械等科学领域的进步,一方面又在低碳环保事业上做出了贡献。

在科研之余,李礼然还积极地开展课题研究。目前,《融和关系的建立源于国民的思维:“(我/们、你/们、他/们)关系主体间性三一论”的生活实践之可能?》这一研究课题之论文初稿已初步完成。接下来,李礼然还打算开设专门的课程来推广“三一论”。“我的目的就是希望借此创新思维,让处于矛盾对立中的人类实现转化,共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李礼然感概地说道。

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更关注的是“不断地用新的视角来重新看待世界,让明天的‘我’打倒今天的‘我’。”而这,也正是他作为一个学者的可贵之处。

采访后记:

严谨、认真、谦虚、富有创新力是李礼然留给笔者的最大感受。采访中,李礼然总是尽力用最直白、最日常生活化的用语将“三一论”阐述给笔者,其专注的精神让人动容。

采访中,李礼然还多次对自己科研事业支持巨大的妻子和工作搭档郭有祥表示感谢。我想,一个知恩感恩的哲学家,更懂得在干瘪、枯燥的科研过程中,将哲学的魅力注入其间,焕发出创新、绚烂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