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话题 >

极致之后的去处

2015-10-28 12:45:29 来源:

评论

如果有好事者要评选什么极致计划,大约也只有计划生育政策够资格了吧。

动物大约是没有什么极致不极致的概念的。正如非洲草原上的狮子,绝不会先把猎物艺术性地杀死,然后拖到整洁的高地,再温良恭俭让地围成一堆儿,优雅地开始享受美食。亦如热带丛林中的切叶蚁,也绝没有把树叶鼓捣成等边形的特别嗜好……

要想在残酷的自然界中生存、延续,动物们就必须要讲效率,因此,像“极致”这样的东西,也就没了存在的必要。而人就大不同。虽然确乎还算是一种动物,但人类对动物的反动,做得却很彻底。当然,“彻底”的标志物多之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对“极致”这种状态的近乎偏执地追求。

这种偏执表现在方方面面,不但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结婚生子的时候偏执,干工作、实践人生的时候也差不到哪儿去。更让人赞叹的是——动物估计也不具备赞叹的能力——这种对极致状态的追求,一贯是被喝彩的对象,而喝彩的人多了、喝彩的年头儿长了,这种偏执性的追求,甚而就渐渐成了一种文化。

从这个角度讲,人,还真是一种极为特别的动物。这也实在是没有办法,或许没了这种对极致状态的近乎偏执的追求,人或许倒还真的很难与动物划清界限了,大约也占据不了食物链顶端的高位。不过,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别管做什么事儿,只要一偏执,事情往往就开始了反方向的逆化,追求极致当然也不例外,正如水满则溢、月圆则缺,极致之后马上就会开始新的不完美,道理虽然谁都懂,但操作起来,难度实在太大。

难在哪儿呢?最难之处即在对“旧我”的否定,而且许多时候还必须是最彻底地否定。没办法,人就是有这样的老传统,都是否定别人比较容易,而否定自己就比较有难度,不过,也恰恰是因为自我否定的难度很大,反而也就增加了被别人否定的概率,世事从来如此,不自我否定,就难免被别人否定。

别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做到极致,必然开启向新方向的转化。如果不能根据新情况、新环境、新条件,否定“旧我”,做出新的安排,结果也无非两种:其一,事情无法继续推进下去,只能半途而废,硬推,还要遭受更大的损失和挫折;其二,被别人否定,失去把握事物进程的主动权,事物衍进的方向,就增加了很大的变数。

两种结果似乎都不怎么让“旧我”舒服。实在想避免这种结果的出现,或者力避极致状态的出现,使事物永远趋于极致而永远不达到极致,以保持前进的动力,但这显然很难,难度要远远超过极致状态的达成,因为,这有点儿“反人类”的味道在里面;或者,达到极致状态后,能够根据新状态,进行新的调整,这种新调整,当然完全可能又开启一个新的对极致的追求进程,但无论如何,这总好过死抱住过时的极致不撒手。

对待极致的态度,大约也只能如此,不如此,许多时候、许多事情就不好办,个人如此,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也差不到哪儿去。比如,个人的规划也好、计划也好,要戒贪、要戒除毕其功于一役的极致做法,要量力而为,要审时度势、酌情而行,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也这样。如果总认定了一个计划是完美计划、终极计划、极致计划,那么,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人,就一定会丧失应对新形势、把握新潮流的能力。

时下,如果有好事者要评选什么极致计划,思来想去,大约也只有计划生育政策够资格了吧。这确实算得上一个极致计划,不但制订得年头儿早、实行的时间长、执行得最为彻底,最终的效果似乎也最可观。翻检一部人类发展史,古今中外似乎还没有先例;没有先例的事情,能做得这么好,当然应该无愧于“极致”二字吧。无疑,这个“极致”也需要与时俱进,动态调整。规律如此,扛也扛不住。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