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亿元 中超版权费值不值?
2015-09-29 12:35:33 来源:中国网

体奥动力公司以天价拿下未来5年中超的转播版权
昨天中超公司正式公布:北京体奥动力公司以5年8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拿下了未来5年中超的转播版权。根据这份合同,北京体奥在未来两年每年要支付10亿元,之后三年每年分别支付15亿元、20亿元和25亿元。这意味着,未来5年中超年均转播版权收入高达16亿元人民币,与今年的转播版权费相比足足上涨了20倍!5年80亿元,中超的转播版权费到底贵不贵?
中超联赛绝对物有所值
很多人对80亿元这个数字感到吃惊,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国足球水平很低,中超联赛不值这个价。这完全是外行的观点。一国联赛的商业价值与该国足球水平并不能画上严格的等号。英超的繁荣和英格兰队成绩不佳的巨大反差已是老生常谈的例子。一个国家整体足球水平的高低属于足球事业,联赛则是足球产业,各有各的规律。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甲A联赛的水平已经足以支撑每年过亿元的转播版权费。但由于当时中国体育产业的生态根本不成熟,很多大的资本根本不愿意介入甲A联赛。另外,中国足协一向管理粗放,缺乏专业人才从事转播版权的开发。再加上当时央视对甲A转播的垄断机制,严重打压了转播版权的费用。进入中超时代,由于联赛环境严重恶化、球市萎缩、品牌价值每况愈下,中超转播版权的费用更是低得可怜,甚至连联赛的主冠名商都曾缺失过。随着足球环境净化,尤其是恒大为代表的大资本介入之后,中超的俱乐部投资开始水涨船高。2012年,中超16家俱乐部的总投入达30亿元人民币,今年更高达50亿元。与联赛的总投入相比,现在年均16亿元的转播版权费用根本不贵,中超完全值这个价。
在中央去年出台体育产业46号文,今年出台足球改革方案后,很多民间资本已经掀起集中投资足球产业的热潮,这种投资热潮与这次中超卖出80亿元转播版权费用是匹配的。现在很多业内人士更关注的不是这每年16亿元收得贵不贵,而是如何把中超包装得更出色,让这些收益渗透到最需要资金的足球领域,例如青训、场地建设、足球文化等方面。在“不差钱”的背景下,足球事业和足球产业如果能双赢,才能真正实现中国“足球梦”!
对比NBA和五大联赛还有上升空间
转播版权费是体育商业化的重要标志。如今像足球世界杯、奥运会、NBA、欧洲足球五大联赛、网球大满贯等国际知名的品牌体育赛事,无不以高昂的转播版权费作为维持运作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
中超卖出年均16亿元人民币的转播版权费,在普通人眼中确实是天价,在亚洲范围也堪称“最贵联赛”。以往亚洲职业足球联赛经营最好的是日本 J联赛,但他们目前每年的转播版权费只卖出了约2.5亿元人民币。近年来日本J联赛引援的实力远不如中超,中超开始逐渐对J联赛形成压倒性优势,出现转播版权费上的差距也是合理的。
但对比其他成熟的职业联赛,中超年均16亿元的转播版权费还只是小数目。NBA是目前全球体育联赛中转播版权费最贵的,未来9年的年均转播版权费用高达人民币169.5亿元。欧洲足球五大联赛中,最贵的英超的转播版权费合人民币163.76亿元,最便宜的德甲也达到人民币34.17亿元。可见,中超的年均转播版权费用虽然比以往提升了很多,但与全球一流的体育联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中超未来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观赏性和竞技性,不排除今后转播版权费继续攀升的可能性。
足球职业联赛首先是一门生意,是足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产业中,版权属于产业链的上游。比如万达今年耗资73亿元人民币收购瑞士盈方公司,主要看中的就是盈方拥有国际足联2015年至2022年在亚洲26个国家及地区足球赛事转播的独家销售权,包括期间的两届世界杯,盈方可以通过分销转播权获取暴利。
中超公司这次给竞标公司开出的底价是每年3亿元起,从最终的成交价来看,溢价比较严重。但正如目前中超球员普遍虚高的身价,这个溢价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的,有人敢买就可以卖。体奥动力这次用80亿元买下中超的转播版权肯定不是为了做亏本生意。有专家分析,当下体育产业正处于上升阶段,中超转播权每年新媒体的分销总收入就能达到10亿元以上,其余电视等方面的收入会轻松超过6亿元。
投资足球俱乐部有望不再亏本
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自比赛转播分成、商业赞助、门票收入、球员买卖、各类衍生产品这几个大类别,其中转播分成是收入的大头。西甲皇马俱乐部去年营收超过5亿欧元,是全球收入最高的俱乐部,其中转播分成收入超过2亿欧元。欧洲五大联赛的众多中小俱乐部,转播分成更是其生存的重要资本保障。
但中国的职业俱乐部此前不但没有电视转播分成,还要付费给电视台“求”转播。中国足协年底的分红、门票和产品开发都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商业赞助成为唯一的收入大头。在恒大进入中超之后,这几年各地球市回暖,但门票收入与俱乐部的投入相比还是不值一提。中超公司这几年虽然也获得了不少合同金额上亿元的大赞助,但各俱乐部可以分享的部分远不足以支撑年均高达2亿元的投入成本。
因此,这次中超公司在转播版权上收入暴增,有望改善职业俱乐部无法在经济上自我造血的局面。欧洲五大联赛一般会把约80%的转播版权收入分给各家俱乐部,虽然不是均分,但拿得最少的一家也可以分到约人民币1亿元。
如果未来中超转播费年均16亿元完全平分,每家中超俱乐部每年可以获得1亿元,虽然这个数字和五大联赛相比还是很低,但已经可以令投资人增加信心:经营俱乐部可能不再是永远亏本的生意。
声音
中超公司董事长:过去的价钱低得离谱
对于此次中超版权的天价,在招标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中超公司董事长马成全表示,这个价格他自己也确实没想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过去中超版权的价格是低得离谱,他说:“从这次的报价上也能看出,中超其实是值钱的。”至于究竟值多少钱,“这个我想没有一个定数,现在出了这个价钱,说明就值这个价,未来我们也会让中超联赛变得更好,让联赛更加正规化,打造世界一流联赛。”当然,马成全也承认,与英超、西甲等欧洲知名联赛相比,中超虽然价格上来了,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完善”。(白志标)
中国内地赛事身价
中超>
英超+西甲+NBA
9月2日,中超公司发布了关于“征集2016年~2020年中超联赛电视公共信号制作及版权合作伙伴”的项目公告,公告中公布的中超版权费用每年报价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在报名截止日前,共有8家公司报名争夺中超转播版权。
这次中超公司对于竞标者开出的条件颇为“苛刻”,要求企业具有三年或三年以上且累计不低于200场次统筹和(或)独立完成全国性、国际性足球赛事电视转播制作、传输经验及制作团队,因此最初报名的8家企业中又有4家企业被淘汰,其中包括王健林收购的盈方和有丰富赛事运营经验的IMG,最终剩下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的体育赛事商业运营机构)、体奥动力(北京)体育传播有限公司、五星体育传媒有限公司和广东广播电视台4家。
按照中超公司在昨天的议程,最终剩下的4家企业依次进行不超过20分钟的现场陈述,同时对中超公司股东代表进行不超过20分钟现场答疑。最后,中超公司股东根据陈述、发展情况以及报价进行投票表决,确定最终的合作伙伴和候补合作伙伴各一家。
在昨天的竞标过程中,开价最低的广东广博电视台都报出了17.5亿元的价格,远超3亿元的“底价”,中视体育报价40亿元,五星体育则报价43亿元,体奥动力则直接给出了80亿元的“天价”,让中超转播版权单赛季1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比英超、西甲、NBA三大顶级赛事在中国内地一年版权费用的总和还要高。最后五星体育成为候补合作伙伴谈判对象。
据中超公司董事长马成全介绍,中超转播版权此次定出每年3亿元的“底价”,是中超公司董事会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各个俱乐部意见并综合分析国内媒体购买其他比赛的价格之后得出的。中国足协希望中标者把版权分销给更多机构,让更多机构能参与提升中超版权价值。
[责任编辑:]